一、设计思路:
中班幼儿是整个幼儿期思维特点表现最为典型的时期,即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最为突出。这一思维特点不仅表现在幼儿解决问题、判断事物时,也表现在幼儿各种活动中。在这个时期幼儿活泼、好动,并且富于想象,语言学习能力也大大提高,喜欢和同伴一起玩,在活动中他们逐渐学会了交往,会与同伴共同分享快乐。针对这个特点,结合幼儿实际情况我设计了本次语言活动--《谁和谁好》。《纲要》语言领域目标中提出:"提高幼儿语言交往的积极性、发展语言能力。喜欢与人谈话、交流;注意倾听并能理解对方的话;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;喜欢听故事、看图书。"中班上学期语言课程目标中要求"能清楚地表达,喜欢与别人交流,能独立地讲述故事和描述事件;会根据不同的谈话对象调整自己的语言;能认真地倾听别人讲话不插嘴,能听懂讲话的意思;对多种文学作品有兴趣,喜欢阅读图书,能较有感情地讲述作品内容并尝试仿编;能听懂和学说普通话。"在本次活动目标的设计过程中,我以解读内化《纲要》理念为中心;以教学目标的切实性,活动过程合理性、教学内容及方法的适应性为原则;认真分析、研究幼儿的身心特点、实际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,制定了本间语言课。在分析研究设计目标的整个过程中,我力求使知识技能、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三维目标有机结合立体式呈现。
二、活动目标:
1.初步理解诗歌的内容,感受诗歌的语言美,体会朋友之间的友情。
2、学习有感情的朗诵诗歌,会用动作表现诗歌内容。
3、会用"谁和谁好"的句式仿编诗歌,感受诗歌带来的快乐。
4、探索、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。
5、积极的参与活动,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。
三、活动重难点:重点:
1.学习有感情的朗诵儿歌,会用动作表现儿歌内容。